×
财贸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逆向财政机制与收入分配不公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1.2 收入分配不公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2. 城乡逆向财政机制与收入分配不公

2.1 问题的提出

2.2 理论分析

2.3 指标设计与测算

2.4 实证检验

2.5 主要结论

3. 部门逆向财政机制与收入分配不公

3.1 问题的提出

3.2 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3.3 实证检验

3.4 进一步检验

3.5 主要结论

4. 区域逆向财政机制与收入分配不公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

4.3 指标设计与测算

4.4 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4.5 实证检验

4.6 进一步检验

4.7 主要结论

5.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的无效性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

5.3 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检验

5.5 进一步检验

5.6 主要结论

6. 财政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的有限性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

6.3 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6.4 实证检验

6.5 进一步检验

6.6 主要结论

6.7 附录:财政支出分类调整表(1998-2009)

7. 核心观点与政策建议

7.1 本文的核心观点

7.2 尽可能消除城乡逆向财政机制

7.3 尽可能消除部门逆向财政机制

7.4 尽可能消除区域逆向财政机制

7.5 充分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能力

7.6 充分提高财政支出的收入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文章摘要:财政是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财政非但没有发挥“劫富济贫”的正向调节功能,反而在城乡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劫贫济富”,这种“逆向财政机制”扩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逆向调节了收入分配不公,严重阻碍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设计并测算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在城乡之间,农村居民的广义税收负担大于其所实际获得的财政利益,这一城乡逆向财政机制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2)在部门之间,本该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被国有部门所独享,这一部门逆向财政机制将扩大部门收入差距;(3)在区域之间,间接税税源地与用税地不一致、本该由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土地财政收益被地方政府独享等现象将造成财富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财富逆流现象,这一区域逆向财政机制将扩大区域收入差距;(4)个人所得税会对非货币性收入较多的纳税人少征税、对非货币性收入较少的纳税人多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不公产生逆向调节作用;(5)财政支出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收入差距,也表现出了逆向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的特征,而贸易开放将会限制、扭曲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调节能力,且这一扭曲作用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总的来看,逆向财政机制的长期存在是导致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必须寻求解决之道。此外,财政只能在初次收入分配不公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再分配来尽可能降低收入差距,而无法改变初次收入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因此,在不断优化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有限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F124.7;F812

上一篇:财政与税收论文_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
下一篇:财政与税收论文_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

Top